网络预订暑期旅游产品 要避开这些“套路”
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(记者张文章)随着高考和中考的套路结束,不少考生们已迫不及待地订票准备出游“放风”。网络为避免暑期旅游“入坑”,预订6月28日,暑期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局、旅游泉州市消委会联合发布暑期旅游“防坑”指南,产品提醒消费者合理避开网络预订旅游产品中的避开消费“套路”。
警惕“航班取消”短信诈骗。套路消费者若收到类似“航班取消”的网络电话和短信,务必先联系购票网站或航空公司核实确认信息,预订切勿轻信,暑期更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旅游陌生号码。航班变动或取消造成的产品机票退改签一般是免费办理的,如遇需要收费的避开情况,则极有可能是套路骗局。万一不慎被骗,切勿再拨打诈骗电话,应保留短信、电话、资金交易相关凭证并报警。
预订旅行产品注意预订条款。在预订酒店等旅行产品时,在购买前最好仔细查看订单介绍,避免到酒店后商家“坐地起价”,还需特别注意旅游产品的退改介绍和商家特别说明的内容。旅游产品通常节假日、特殊活动期间价格高于平时的价格,不少在线旅游网站上部分热门团购、特价在节假日并不适用,或者需要加收一定的费用。对于需要预先支付的旅行产品,需要看清退改说明,以避免由于旅行计划出现变化而造成损失。
微信参团维权难,相关资质需认清。选择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报名参团的旅游者,务必提高警惕,选择证照(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)齐全的正规旅行社,签订书面旅游合同,注重旅游产品质量,不一味追求低价旅游产品,谨防低价位、低品质的旅游陷阱。要将旅游费用交付到旅行社单位账户,并索取交款发票和旅游行程单,不要轻信“朋友推荐”等口头承诺,将旅游费用轻易汇入个人账户。
留好预订时的截图、截屏。网络产品的变更性很强,不少消费者发现,下单预订时网页上明确列出的服务,自己旅行中并没享受到,或购买同样的旅行商品和服务,使用新用户手机的价格反而便宜。但事后想投诉时,发现产品已经下架,或页面内容已做了更改,很难举证维权。因此,消费者通过在线旅游网站或App预订产品时,要注意随时截屏保存信息,包括旅游产品的行程安排、酒店的房型介绍、机票的退改说明等,避免事后引发争议。
责任编辑:游婕
- [2025-10-04 21:03] “全球能源循环计划”对话慕尼黑,凝聚产业领军者共识
- [2025-10-04 20:58] 天津市卫健委来院交流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工作
- [2025-10-04 20:57] 采买年桔捧回家,广东年味里的“吉”丨广东年货大摸底
- [2025-10-04 20:53] 我院开展科研基地年底安全大检查
- [2025-10-04 20:53] 柬埔寨首都新机场正式通航
- [2025-10-04 20:49] 开学第一课 法治进校园
- [2025-10-04 20:41] 我院开展科研基地年底安全大检查
- [2025-10-04 20:40] 教育部:2018
- [2025-10-04 20:33] 教师节|致敬所有点燃理想,驱动未来的师者
- [2025-10-04 20:31] 教育部: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
- [2025-10-04 20:24] 教育部:高校放假按照“一校一策”的原则 加强返乡师生途中的疫情防控
- [2025-10-04 20:23] 教育部:高校放假按照“一校一策”的原则 加强返乡师生途中的疫情防控
- [2025-10-04 20:17] 早安!交通热点新闻速递(2025年9月10日)
- [2025-10-04 20:00] “开学季”孩子文具怎么选?浙江丽水发布消费提示
- [2025-10-04 19:47] 消费纠纷化解从“少跑路”开始
- [2025-10-04 19:39] 天津消协警示:“动因体育”不得利用格式条款规避责任
- [2025-10-04 19:08] 大栗子往事:1945,这座小站见证历史
- [2025-10-04 19:05] 脐橙飘香迎丰收,助力河丰产业旺
- [2025-10-04 18:57] 快递春节“不打烊”不能口惠实不至
- [2025-10-04 18:32] 江苏连云港:疫情期间维权不止 线上线下调解纠纷